学校简介
School profile
本文介绍通道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包含县城北面双庙冲的地理位置、1.43 亿元投资与省级示范性建设标准、118 亩校园的三区布局,阐述 “特色引领发展,技能服务社会” 办学思想及三大非遗相关特色专业,同时说明 107 人教职工团队(含 90 名专任教师、54 名专业教师、14 名双师型教师)的构成优势。
详细介绍
School environment
通道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当地职业教育的崭新力量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凭借高标准的建设投入与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通道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杆。学校坐落于县城北面双庙冲地段,与思源中学(五中)比邻而居,既便于校际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也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地理位置优越且人文环境良好。
作为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职业教育项目,学校总投资达 1.43 亿元,严格按照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新建,从硬件设施到校园规划均体现出高起点、高规格的办学定位。校园总占地面积 118 亩,科学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个功能区域,各区域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教学区配备现代化的专业教室与实训场地,满足各专业教学需求;生活区提供舒适的住宿与餐饮服务,保障学生日常生活;运动区设有齐全的体育设施,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系统化的校园规划,不仅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更彰显了学校致力于打造优质职业教育平台的决心。
在办学思想与特色发展上,学校始终坚守 “特色引领发展,技能服务社会” 的核心理念,将职业教育与地方民族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侗族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学校以侗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为重要载体,借力精准扶贫政策红利,积极打造特色专业群,在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紧密对接通道侗族自治县芦笙、侗锦、侗戏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课程设置融入非遗技艺、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开展非遗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并掌握侗族传统文化技艺,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也让学校的专业建设更具地域辨识度与社会价值。
师资队伍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支撑。目前,学校共有在校教职工 107 人,队伍结构合理且专业素养过硬。其中,专任教师 90 人,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他们熟悉职业教育规律,能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专业教师 54 人,聚焦学校核心专业领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结合行业实践与非遗传承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双师型” 教师 14 人,这类教师兼具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操作经验,尤其在非遗技艺传承、专业技能实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衔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提升综合技能水平。
自创办以来,通道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发展、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凭借高标准的硬件设施、鲜明的民族特色专业、专业的师资队伍,在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领域稳步前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 “特色引领” 的办学路径,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师资建设,既为学生搭建 “学技能、促就业、传文化” 的成长平台,也为通道侗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校园环境
School environment
学校优势
School Advantages
相关课程/专业
About